找到相关内容2103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北宗正义

    但其根源不出贪、嗔、痴三毒,此三毒”若应现六根,亦名六贼,其六贼者,则名六识。出入诸根,贪著万境,能成恶业,损真如体,故名六贼。”贪嗔痴三毒与眼耳鼻舌身意识六贼则是众生不得解脱的无明之心。《观心论》说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95260274.html
  • 般若义理的探究

    一切法矣。如是者,谓之般若。  最后我们说,般若妙智慧具有实德。因为般若妙智慧,能破无明,能除贪嗔痴十恶业,能灭生死之苦。而学术只能增长我见,无如是等功德。因佛法在于修行, 学术只重言说,不重修行也。...不取于相也。一切相不出四种,即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。若离四相,即不住一切相,即生无所住心矣。  云何一切法离于四相?于一切法不生贪嗔痴,即便离于四相。故凡夫学佛,于平常日用中,莫起贪嗔痴, 应以修身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25160387.html
  • 悲愿弥陀佛唯心净土机

    一切法本来无相,众生不知幻相是空,而取为实有。继而因相立名,因相生想。相既是妄,想即不真,故曰妄想。   由此妄想,对境而生憎爱。由是因缘起贪嗔痴,是烦恼根。三毒因缘,造十恶业,于是不脱六道苦轮。  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25260388.html
  • 湖南临济高僧石霜楚圆的主要禅法思想

    在生死轮回中,归根结底,全是由于虚妄分别等邪见和贪嗔痴烦恼等所导致的。只要世间众生能在日常生活中,起心动念的认识活动中,觉悟内在的本觉妙明佛性,就能摆脱虚妄分别的染污,超越生死轮回的束缚。由此可以看出...

    宗 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40160459.html
  • 四教颂

    来至于今身。凡所造作。杀父。杀母。杀阿罗汉。破和合僧。出佛身血。邪淫偷盗。妄言绮语两舌恶口。贪嗔痴等。如是五逆十恶及余一切。随意发露更不覆藏。毕故不造新。若如是则外障渐除。内观增明。如顺流舟更加橹棹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24360985.html
  • 略论唯识学之空观

    之实有法本不存在,所以说之为非有的,是空的。进一步来解释,即众生在日常生活中,从眼耳鼻舌身等前五识接收到讯息后,由第六意识不断地计度分别,认定其为真实。   在这实有的感觉之下起贪嗔痴,喜爱的便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32961038.html
  • 从“批判佛教”的“基体说”角度看

    思想与“基体说”的相似性。  二、“基体说”与如来藏思想  如来藏思想在大乘佛教的早期即开始出现,在《大方等如来藏经》给出了如来藏说的最早形态,可称之为譬喻如来藏说。该经以九喻说明一切众生的贪嗔痴烦恼...

    周贵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92061371.html
  • 神秀的禅法思想

    覆障,若不超越彼三恒河沙毒恶之念,云何名得解脱也。今者能除贪嗔痴等三种毒心,是则名为度得三大阿僧〖FJF〗癨〖FJ〗劫。末世众生愚痴钝根,不解如来三种阿僧〖FJF〗癨〖FJ〗秘密之说,遂言成历劫。  ...

    伍先林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94561399.html
  • 马祖与慧能禅教学精神之比较

      洪州意者,起心动念,弹指动目,所作所为,皆是佛性全体之用,更无别用。全体贪嗔痴,造善造恶,受乐受苦,此皆是佛性。如麦作种种饮食,一一皆卖。意以推求此身,四大骨肉,喉舌牙齿,眼耳手足,并不能自语言...

    伍先林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95061406.html
  • 佛道争衡与吕洞宾飞剑斩黄龙故事的变迁

    但戮其神,则去其气,而人将自没。” 22  为了应对佛教徒的攻击,道教徒还将吕洞宾的法术之剑改造成内丹道教的炼心之剑。如杂剧就将“吕洞宾飞剑斩黄龙”这一情节改造成了吕洞宾用心剑斩黄龙的贪嗔痴三毒:  ...

    吴光正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01261430.html